常德“敬老月”活动绘就最美“夕阳红”
金秋十月,孝亲敬老之情温暖沅澧大地。常德市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成功举办“敬老月”系列活动,通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创新推进“服务暖心+消费惠民”双轮驱动模式,不仅让老年人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
一、高位推动,树立敬老服务新标杆
10月16日上午,由av在线 、常德市老龄办组织开展的常德市2025年“敬老月”暨“银龄行动”系列活动启动式在常德友阿国际广场举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黎军锋出席活动,av在线 党组书记、局长杨文惠,市老龄委其他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启动式。
市领导现场指导活动开展
启动仪式现场创新采用“服务区+展板”形式,划分出政策咨询台、金融助老区、健康养老区、文化教育区、养老服务区、志愿团队区等6大功能区域,吸引了20多家单位(团体)志愿者及老年群体共300余人参与。
全市通过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多渠道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市情教育。树立了一批敬老模范典范,临澧县社会福利院等4家集体、吴光清等7人分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二、六大行动,精准对接老人多元需求
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常德市创新推出“六大行动”,精准对接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
健康守护行动,组织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一中医医院、湘雅常德医院等医疗机构医生开展义诊,县市区开展健康促进集中宣传服务活动,为全市老人提供公益健康服务。安全护航行动,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反诈骗集中宣传,组织建行、湖南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保险机构进社区、到展会现场开展防诈反诈宣传。同时,聚焦通过“敲门入户”宣讲等方式,到养老机构、社区宣传用电用气安全知识,为老年人筑牢生命财产安全防线。权益保障行动,组织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重点解读消费维权相关法律,为老年人消费保驾护航。文化浸润行动,通过开展“文艺汇演+擂茶宴”“重阳雅集国粹流芳”京剧汇演、“爱晚常德∙学耀银龄”常德全民学习周、革命故事宣讲等活动,传承尊老敬老美德。生活关爱行动,走访慰问离休干部、高龄老人、推进“银龄厨房”助餐、适老化改造政策普及等服务。智慧助老行动,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智慧助老活动,重点指导“常有康养”小程序操作,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爱晚学校学员在常德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表演节目
三、银发经济,激发老年消费新活力
10月29日至31日,常德市在常德河街春秋广场举办首届银发经济消费季“常有康养乐享银龄”主题展会,设立六大展区、45个展位。活动面向全市发放50万元老年人专项消费券,通过“常有康养”微信小程序,整合养老服务、产品推荐、适老产品优惠购等多元资源,以“真金白银”激活银发消费新动能。同步投放5元面额助餐券,让老年人享受“满10减5”优惠。在常德市康养产品展示馆设置健康咨询台,还实现了诊疗服务与健康产品的精准衔接。同步在全市开展了适老化产品焕新惠老活动。通过展会+焕新惠老活动,预计拉动消费超千万元,切实让发展红利惠及广大老年群体,有效激发了银发消费市场活力。
展会现场市民咨询购买产品
四、多元共助,营造孝亲敬老氛围
10月23-24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老龄委副主任向秀亮,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老龄委副主任黎军锋分别到武陵区和桃源县走访慰问百岁老人,送去了节日祝福与问候。石门县、临澧县、桃源县、西湖管理区等地组织了相关走访慰问活动。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现有百岁老人345人,全部享受每月600元长寿保健津贴,实现100%通过阳光审批系统发放。
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情暖重阳赓续荣光”离休干部遍访活动;市社会福利院举办“爱在重阳节,情暖福利院”敬老月主题活动,多家爱心单位进行捐赠,和 老人共品擂茶,话家常、叙情谊;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到武陵区永丰敬老院,开展“情暖夕阳爱心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市福彩中心向市社会福利院捐赠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孤寡老人心理咨询服务,探索“物质保障+精神关爱”综合服务模式;全市民政社工站开展48场敬老爱老活动,服务老人2500余人次;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的青年志愿者每周三下午到市社会福利院与老人开展情感陪伴、按摩放松、手指操、合唱老歌;武陵区丹阳街道开展防诈骗科普;鼎城区蒿子港镇“银龄厨房”为老人烹制可口饭菜;汉寿县辰阳街道照料中心提供便捷健康服务;临澧县安福街道举办“擂茶飘香”百家宴;中国人寿保险石门支公司、津市支公司、长沙银行津市支行走进养老机构、湖南银行走进社区,为老人送去重阳节的温情与关怀;汉寿县、西洞庭等地幼儿园走进养老机构,老幼一起过节,弘扬敬老文化……一系列暖心举措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幸福与温暖。
爱心企业到市社会福利院开展敬老慰问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敬老月”期间,全市共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近千场次,开展集中宣讲、义诊咨询、文娱活动3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近6万份,惠及老年人逾15万人,在全社会营造了孝亲敬老氛围,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